请问「东周」为何又分「春秋」和「战国」?-爱游戏官网平台

jan16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请问「东周」为何又分「春秋」和「战国」?

春秋战国这名词来说是史学家划分出来的,依据春秋和战国策两本书定名。东周实际上分为两个时期,以周平王元年(西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西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因孔子改编的鲁史《春秋》而得名,其特点是天下权力重心由天子下移到诸侯;周元王元年到东周灭亡(西元前256年)35年后的秦始皇元年(西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因西汉刘向所编《战国策》一书而得名,其特点是权力重心继续下移,由诸侯而卿大夫而士,布衣即平民阶层兴起。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而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这也是其中划分两时期的特殊原因。一般推论,三家分晋为春秋和战国之分水岭。

春秋(前770--前476)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战国(前475--前221)是封建社会的建立时期。

其名字的来历: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或称春秋时代,简称春秋。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名字来自《春秋》一书。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前475.前476年,一说前403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历史上秦统一中国前属于东周的一段历史时期。关于战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史学家有不同的争议。《史记》定战国的开始于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资治通鉴》定战国的开始于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的结束是在秦统一中国(前221年),请参见秦统一中国之战。战国的名称来自于西汉刘向编的《战国策》。有关战国的起始年份,史学家一直存在各种争议。《史记》定战国始于前476年(周元王元年),《资治通鉴》定战国始于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的结束是在秦统一中国(前221年)。

东周为什么会分为春秋与战国

其实是后来学者与历史家的分类

因为两者有着不一样情况与发展

至于为什么会分

我想这牵涉到史学史的范畴

一者乃是有春秋与战国策的出现

这两者的断限与概括成了后世分为有春秋战国

二者是史官的叙述

例如资治通鉴就由此之后续修下来

而有他的意义存在

再者关于你的题目也有些问题

其实应该不是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当时的周朝渐渐地名存实亡

各国表面上承认是其诸侯

但暗地里各自行天子之事

甚至与周唱反调

所以虽然我门可以说这是研究上分析的分殊而已

但实际上东周早已势微

各种现象可以从各本教科书或研究文章来看

三家分晋...是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

晋国到了晋定公(西元前五一一─四七五年)时,因为定公能力不够,权柄都落到六个大官手里。但是这六个大官彼此之问也处得不好,常常互相攻击。到了晋哀公时,掌握晋国政权的,只剩下荀瑶、赵无恤、韩虎、魏驹等四人;这四家人各自占据晋国的城市和土地,晋哀公根本没有实权。

在四家当中,又以又名智伯的荀势力最大。荀瑶这个人,很有才能,也很聪明,可是他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是贪心和残忍。他仗着自己有权有势,竟想做晋国的国君,但他又怕赵、韩、魏三家反对,联合起来对付他,于是用计策想先削弱三家的势力。

荀瑶借口要和越国争霸,假传晋哀公的命令,教三家各送一百里地给他,以作军费。韩、魏两家虽然心里不愿意,可是,因为不敢得罪荀瑶,只好答应了。赵无恤因为以前受过荀瑶,只好答应了。荀瑶见赵无恤不肯答应,就派兵联合韩、魏,一同去攻打赵无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