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良知是不是指道德直觉?如果是,此直觉是先天的还是后天文化塑造的?-爱游戏官网平台

sep19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王阳明的良知是不是指道德直觉?如果是,此直觉是先天的还是后天文化塑造的?

「心学」是惟精惟一之学,不同的词可能指向的是一个东西,比如「性」即是「道」,「道」即是「未发之中」,「道」即是《易经》的「易」等等。

从字面来看「道德直觉」我个人觉得这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没有「良知」范围大,只能算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你理解的这个词和心学「良知」所指的是同一个东西,自己心里明白的话,那么这么说也没问题。

关于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我的看法是既是先天的也是后天的。对于上根之人按先天的来理解更利于修行,对于中下根之人按后天的来理解更不会出错。这也是王圣人在「天泉证道」中表明的看法,上根之人按先天的来,中下根之人按后天的来。如果你彻底明白王圣人的学问了,无论按先天还是后天都是对的,那时候就是「随心所欲不逾距」了。

不是道德直觉

不要用西方的概念来解释心学,甚至不要用概念来解释

不是直觉

但是包含道德,不过是依道而生的德。

但也会受到后天环境文化的塑造。

但是那都是外在改变属于枝叶

根本却如如不动。

不是直觉,却不离觉。

道德直觉,这个说法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难道是生物本能?

阳明先生说的良知出自《孟子》的一句话:所不学而知者,是为良知;所不虑而能者,是为良能。阳明说良知知是知非,无善无恶,说这个良知心体是:虚(本体)、灵(神妙)、不昧(没有后天人为择取),一切道理都是从这里出来,所以心外无物。阳明先生又说过:良知生天生地,生鬼生神,生世界万物。

这里人去理解去思维良知是什么样的,就会出现问题,有些情况难以自洽合理,认为良知是所指的某个意识形态。有的把良知认为是某个道德境界,还有把良知认为是生物本能。还有很多的说法,就不一一列举了。很多这样的观点,有很多地方都可以从《传习录》中找到问题点来破除这些观点。这些观点并没有认识真正的良知是什么。

良知首先并非理解思维出来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它并非是到达某个道德境界才有的东西(愚夫愚妇可与之焉,百姓日用而不知。)……

良知其实人人都在用,平常生活中人人离不开它,只是不认识它。阳明先生说:人心个个自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自己把自己迷惑住,迷惑住良知也在,并没有丢失。

良知具体是什么,很平常的东西,每天自己起床洗漱吃饭乘车开车上班工作下班休息玩手机玩游戏看视频,自己知道吗!知道!这个知道就是良知,良知生出人的思维、情绪、感受、触觉、分别心、想妄心、自己的身体也是一个感觉,身体也是在良知知觉当中(很神奇)。但是人就是不认识这个良知,太平常了,行走坐卧无不是它,但是人迷在功名利禄 ... 口欲当中,认识不到这个良知。把自己的以为当做真实,当面错过良知,良知本来平平常常,坦然如大道,但是人就是看不到。可叹!

道德直觉是什么鬼玩意儿?估计题主都不清楚,下面一些回答里也以为道德直觉是先天直觉,服了。

道德这玩意本就是后天的,道德直觉怎么可能是先天的呢?

麻烦能不能先格物致知,再考虑良知?直接第一层没走,就跳到第三层了。想当超人么?

你这个「道德直觉」用的好,可以看出你已经对心学有一定的理解了。说下我的理解,我基本同意你的这个想法,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那个最底下的良知,就是一种天生来的「知觉」,用在道德方面就是你说的「道德直觉」,关于「天生」这一点,我认为是的,从传习录和其他儒家经典以及当代大师的说法看来,这一点确实是的,用易经大师曾士强先生的一句话说:人天生有个24小时对你广播的电台,那就是你的良知,现在的人你自己不听有什么办法?这基本是他的原话,和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学说不谋而合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心学是一个体系的,这其中有儒释道观念的融合,甚至包括融合的部分西方观念,中国文化中的不足,造物主哲学中的客观存在主义;人生来本无善恶,未被世俗的观念影响;有善有恶意之动,人会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根据生存环境中的准则,对行为分辨善恶;知善知恶是良知,这一句是关键,一般的人顺应着社会的主流道德观念去做就好了,并不需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善,恶。这需要独立的思考能力,去超越世俗一般意义上的道德,结合事物的规律对当前体系的一种思考;所以王阳明的良知不只是一种道德直觉,还包括对当前道德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既包括先天的感觉,又包括后天的文化塑造,还有对当前社会善恶观念的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

良知是指你在实践中总结出来并且逐渐做到的方方面面的知(知行合一,只有做到才叫你真正的知,行就是知,知就是行)。

所谓良知,用王圣人自己的话说就是:「未发之中,寂然不动而应感无穷」;总结一下良知就是「不动的心」。通俗一点说:就是当你碰到的所有事情,所有情况,你都知道怎么处理,你也能预想的后续的情况,自己应该怎么去做,能做好各种情况发生的预案。不会错愕、不安;而是胸有成竹,直面困难;是为「不动的心」;是为「良知」。这就是我理解的「良知」。它与道德无关,只与你本人有关!当你在努力实践,提高自己的过程中,就是在致良知的过程,当你真正能做到「不动的心」的时候,就是完全掌握拥有了「良知」。

兄弟你先把心学理解透彻了,再想这些有的没的吧,前半个问题就是错的

先天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后天塑造的是道德。

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迁者,用心良苦而有发现。动者,非照性冷淡,无泰山压顶,于顶天立地,名不周山。凭空立世界,犹如一片云。犹如明镜中,忽然有变脸。观察当中,只见影视,不见明镜。即使见镜,不见无镜,镜与镜物,犹水中月。凡所有相,皆是虚构。见所见中,不见见故。非先非后,非鸡非蛋,知之所知,识与所识,在汝良知。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伸手握拳,都在眼前。离眼有心,也知动静。此实良知,难得见面。知明暗者,非是明暗。了来去者,不来不去。辨迷悟者,非迷不迷。其义明显,冷暖自知。即是良知。是吧?南无观世音菩萨!?

我理解良知应该指的是判断善恶的能力,是先天的,就类似婴儿一生下来就知道找奶喝一样。而一般通常讲的道德,是后天的,我理解类似一种规范。

虽然人天生具有判断善恶是能力,但是经常会因为一些私欲的蒙蔽而导致不能为善去恶。因此,就人为的创造一些辅助道具,帮助人们为善去恶。

总结一下就是,良知是先天的判断善恶的能力,但是与道德无关。

道德是辅助人们为善去恶的工具。

我认为不是,良知应该是包含更大的东西,而且我认为在良知的范畴里,也不应该包含道德。我认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自然心。

的确可以认为是道德直觉。

但既不是先天也不是后天。或者说,既有先天成分又有后天成分。

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找到他,信任他,做到他。

你觉得你想从良知上找到什么?你想知道自己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你总认为靠自己的学习能达到一定的东西,但总是有东西在阻拦你达不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

是什么在阻拦你?你想从先生这里得到什么?

如果你找不到自己的目标,你根本读不懂阳明。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上天赋予人的根本属性,叫做「性」;

信从和任运这「性」来存心,应世,处事,这是「道」;

如果后天的欲望太浓,已经遮蔽了心灵对「性」的跟从和任运,就需要修正自己的心行,离开欲望执著,返归先天之「性」,这个过程,叫做「教」。

我个人觉得不完全是道德层面,包括一切事情的觉察,很多事不能以道德评判的。不能说是先天的,人之初性本善其实不完全对,我们的认知并未形成,也与后天经历有关,正所谓知是行之成,行是知之始,知行本合一。先天后天应该是互相补充相互作用的。

我认为应该是一种道德直觉,这种直觉是人类这个物种千百万年生存、发展所形成的,已经由最初的后天文化塑造变成了后来的具有先天性的本能。

前段时间回答一个问题,被一些频道错位的人乱喷一通,还告诉我良知就是致良知。基本的语义分析都不懂,莫非吃饭就是饭?

个人看法,不喜莫喷。

可以这么理解,良知就是道德直觉。但要多问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道德的直觉?再多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直觉有一部分会落在道德的范围里?

其实第二个问题就是题主问的第二个问题,一个意思,不同问法。

个人认为并非先天。

我问题主一个问题,对待可以归属群体的某种利益,题主会如何选择。 ... 一,独吞。 ... 二,合理分配按功分配。 ... 一的后果是什么?无非就是二次碰到后无人帮无人助,最后导致于己无关。 ... 二,自己虽然所得少,但环境的平衡会让后期遇到利益持久。

拿这个例子回答题主问题,只是一种例证。但可以说明何为良知。阳明的良知于人生而言,好比无限循环小数0.999999……趋近于1,可向往可接近但无法完美,阳明自己也达不到。更何况人生并非无限。良知是利人、也会利己。良知于事而言,又与格局相关。没有绝对的良知标准,只有相对的良知。

说到此,良知是天生的嘛?个人认为不是,是优胜劣汰的结果。人,知道了利人方可利己才会选择利己,懂得了自私终会损己才会告诫自己多去无私。后人传承前人的教诲不代表后人处处利己,前人把自己的人生经验留给后人希望后人少走弯路是因为前人走过那些弯路。

所以,个人不认为良知是天生的。

于人生这个过程,直觉经常会光顾每个人,直觉也错对交错,但对的直觉想法往往于人之利生命力更强盛。这种可以被称之良知的想法直觉更多是后天文化塑造的。

阳明心学本身并不复杂,根基的事物的价值存在和客观存在个人认为是心学最大的突破,后续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都是 ... 论。

和后天文化塑造有关系,两个文化体系的人修心学其良知肯定不一样

网站地图